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慧心傳道覺有情 依教奉行以師志為己志
2025-06-15
佛光山普門寺6月13日舉辦幸福與安樂佛學講座,禮請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主講《慧心傳道覺有情》,現場與線上近500人歡喜聆聽,慧傳法師以「為何出版這本書」與「如何命名」,與眾分享自己的生命歷程。
法師談起出版《慧心傳道覺有情》的因緣,為延續寫作,同時也效法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精神,從大師的〈真誠的告白──我最後的囑咐〉中「我一生,服膺於『給』的哲學,總是給人讚歎、給人滿願。我也發心著書,因為從佛陀那裡一脈相承的法水流長,覺得不能不把心裡的泉源用來供應時間。」因此從2021年12月在臉書上開闢「慧心傳道」專欄,直至2024年3月已累積至150多篇,佛光出版社長滿觀法師,將其集合成冊至2024年8月出版。
提到命名的因緣,慧傳法師說,1994年收到大師送的墨寶「慧心傳道」,暗自發願要以一顆慈悲智慧的心,弘揚佛法、推動會務,利益眾生,照顧信徒會員,不辜負大師的期望。在弘揚佛法中,如果有人聽到了隻字片語覺得很感動,把其中的故事或想法記住,當遇到人生中的逆境時,能用到這其中的話語,就能讓他的人生奮起飛揚在人間,心中必有所得,心燈也永不滅。
法師也談到文章是如何產生的,在佛光山從在家眾至出家,40多年來歲月累積的心歷路程。他一路走來謹依星雲大師的言教「依教奉行」為依皈,「做什麽像什麽」為座右銘,讓自己在「做中學、學中做」磨鍊自己的心性。從1984年讀佛學院以來,在普門中學從教導學生中運用「因緣法」,奠定了日後的管理基礎。也因大師的一句「迷時師度、悟時自度」從讀佛學院,進而出家。在出任中華佛光協會副祕書長時,學習到如何面對國際場合,面對萬人以上的觀眾,心中不膽怯,而能帶動場面。又在出任北海道場的住持及男眾佛學院副院長,了解到常住培養年青學子的用心,也深知自己身上的重擔,在這期間辦活動時,惡勢力擋道,因大師的「聽而不聽,不聽而聽」,學習如何面對惡勢力不畏懼,進而開山闢土找出路。
1994年6月星雲大師蒞臨北海道場指導,鼓勵徒眾們,生命在佛光山要發光發熱,在生命中要留下歷史,自己如果能把路完成,不論是佛光山的任何一個成員,都會留下光與熱。慧傳法師進一步說明,就如大師在成立神明聯誼會的初衷即是以「宗教解救台灣」,各個宗教光光相照,將佛法與世間法融和,共同造福人間。
承擔國際佛光會世界佛光青年總團執行長至今,也度了100多位青年出家,成立「西來童軍團」,為信仰傳承盡一份心。
直到2003年擔任佛光山都監院院長之職至今,都是本著「依教奉行」「做什麽像什麽」「以忙為營養」「心甘情願」,謹守大師矚咐「當時鐘的軸心」隨時上緊發條,以自己的生命在佛光山能夠發光發熱為職志。
法師也以一首〈春有百花秋有月〉與大眾分享,博得滿堂彩,普門青年團也表演一首〈信仰〉帶動大家歡樂氣氛。
法師談起出版《慧心傳道覺有情》的因緣,為延續寫作,同時也效法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精神,從大師的〈真誠的告白──我最後的囑咐〉中「我一生,服膺於『給』的哲學,總是給人讚歎、給人滿願。我也發心著書,因為從佛陀那裡一脈相承的法水流長,覺得不能不把心裡的泉源用來供應時間。」因此從2021年12月在臉書上開闢「慧心傳道」專欄,直至2024年3月已累積至150多篇,佛光出版社長滿觀法師,將其集合成冊至2024年8月出版。
提到命名的因緣,慧傳法師說,1994年收到大師送的墨寶「慧心傳道」,暗自發願要以一顆慈悲智慧的心,弘揚佛法、推動會務,利益眾生,照顧信徒會員,不辜負大師的期望。在弘揚佛法中,如果有人聽到了隻字片語覺得很感動,把其中的故事或想法記住,當遇到人生中的逆境時,能用到這其中的話語,就能讓他的人生奮起飛揚在人間,心中必有所得,心燈也永不滅。
法師也談到文章是如何產生的,在佛光山從在家眾至出家,40多年來歲月累積的心歷路程。他一路走來謹依星雲大師的言教「依教奉行」為依皈,「做什麽像什麽」為座右銘,讓自己在「做中學、學中做」磨鍊自己的心性。從1984年讀佛學院以來,在普門中學從教導學生中運用「因緣法」,奠定了日後的管理基礎。也因大師的一句「迷時師度、悟時自度」從讀佛學院,進而出家。在出任中華佛光協會副祕書長時,學習到如何面對國際場合,面對萬人以上的觀眾,心中不膽怯,而能帶動場面。又在出任北海道場的住持及男眾佛學院副院長,了解到常住培養年青學子的用心,也深知自己身上的重擔,在這期間辦活動時,惡勢力擋道,因大師的「聽而不聽,不聽而聽」,學習如何面對惡勢力不畏懼,進而開山闢土找出路。
1994年6月星雲大師蒞臨北海道場指導,鼓勵徒眾們,生命在佛光山要發光發熱,在生命中要留下歷史,自己如果能把路完成,不論是佛光山的任何一個成員,都會留下光與熱。慧傳法師進一步說明,就如大師在成立神明聯誼會的初衷即是以「宗教解救台灣」,各個宗教光光相照,將佛法與世間法融和,共同造福人間。
承擔國際佛光會世界佛光青年總團執行長至今,也度了100多位青年出家,成立「西來童軍團」,為信仰傳承盡一份心。
直到2003年擔任佛光山都監院院長之職至今,都是本著「依教奉行」「做什麽像什麽」「以忙為營養」「心甘情願」,謹守大師矚咐「當時鐘的軸心」隨時上緊發條,以自己的生命在佛光山能夠發光發熱為職志。
法師也以一首〈春有百花秋有月〉與大眾分享,博得滿堂彩,普門青年團也表演一首〈信仰〉帶動大家歡樂氣氛。
最新消息
鳳山講堂好苗子幸福學堂親師座談 攜手培植五育均優幼苗
2025-08-13菲律賓光明大學專題講座 啟發人生智慧與價值
2025-08-13南華大學招生亮眼 註冊率百分之96點1
2025-08-13洛杉磯醫療講座 控制預防「沉默的威脅」
2025-08-13佛光大學實習生圓滿返台 萬年寺送誠摯祝福
2025-08-13慧心傳道覺有情 深耕行佛40載
2025-08-13雲水書車共識精進營 珍惜因緣得來不易
2025-08-132025大墩美展文化交流展 中天寺展覽館開幕
2025-08-13魏碑風骨筆筆生輝 金剛寺書法研習沉澱心靈
2025-08-13盧秀燕率團隊巡禮中天寺 推崇五和創造人民幸福生活
2025-08-13
相
關
消
息